寶石種類介紹 (一)

 

 鑽石〈Diamond〉 

 

鑽石是地球上硬度最高、光澤絕倫的礦物,純淨無色的鑽石最受青睞,但其他變種─從黃色、棕色到綠、藍、粉紅、紅、灰和黑色亦有。由於組成鑽石的碳原子排列均勻,所以其結晶體極為完善─通常為帶圓邊且表面略凸圓的八面體。亓完全的解理有利於初期的造形工作,但必須藉其他鑽石來拋光。

‧分布

 

鑽石是地下80公里或更深處高溫高壓下形成的。在印度和巴西,大部分鑽石產於次生礦床,即河流的砂礫中。自從1870年在南非金伯利岩中發現鑽石,就改成開採礦石,以便提取。今天的澳洲是主要生產國,其他還有迦納、獅子山,薩伊、波扎那、納米比亞、前蘇聯、美國以及巴西。

‧其他


鑽石按顏色、切磨、透明度和克拉(重量)分成四各「C」類。

 


 

 紅寶石─剛玉〈Ruby-Corundum〉 

 

呈各種不同的紅色,從粉紅、紫紅到褐紅色,取決於其中鉻和鐵的含量。由於晶體常出現雙晶,因而容易產生列紋,但它實際上非常堅韌。硬度僅次於鑽石。柱形晶體為六方體,末端逐漸變細或呈平面。

‧分布


紅寶石產於世界各地的火成岩、變質岩和沖積礦床的水蝕卵石中。最好的產於緬甸;泰國是棕紅色紅寶石的主要產地;阿富汗、巴基斯坦和越南出產鮮豔的紅寶石; 印度、美國科羅拉多、俄羅斯、澳洲和挪威出產深色紅寶石。

‧其他


1902年,法國人維納爾將氧化鋁粉末和彩色材料暴露在和槍的火燄中,製造出人工紅寶石。

 


 

 藍寶石─剛玉〈Sapphire-Corundum〉 

 

所有具有寶石特性的非紅色剛玉,都稱為藍寶石。由於鐵和鈦雜質所造成顏色上的變化,展現多種色調,但最珍貴的是清澈的深藍色。有些寶石(稱為「顏色變化的藍寶石」)在人工和自然光中顯示出各種不同的藍色調。

‧分布


分布在緬甸、斯里蘭卡和印度。最美的印度藍寶石失車菊蘭寶石。分布在喀什米爾偉晶岩和沖積礦床的水蝕卵石中;泰國、澳洲、奈及利亞的藍寶石成深藍,近乎黑色;美國蒙大拿州出產藍寶石;其他產地還有高棉、巴西、肯亞、馬拉威何哥倫比亞。

‧其他


人工藍寶始於十九世紀後期,二十世紀初,產量足以滿足市場需求。

 


 

 祖母綠─綠柱石〈Emerald-Beryl〉 

 


美麗的綠色得自於鉻和釩。罕見完全沒有瑕疵的,所以常以上油彩的方式彌補裂縫,令其生色。為使損失降低,常使用階式切磨法(亦稱「祖母綠切磨法」),但是古代著名雕刻品,都是充分利用祖母綠的最佳例子。

‧分布

 

花崗岩、偉晶岩、片岩及沖積礦床皆有發現。上乘的產於哥倫比亞,其他有奧地利、印度、澳洲、巴西、南非、埃及、美國、挪威、巴基斯坦和辛巴威。

‧其他

 

於史 有載的祖母綠製成品大部分產自埃及的克麗奧佩脫廣場,該處目前只有劣質品。

 

 


 

 海藍寶石─綠柱石〈Aquamarine-Beryl〉 

 

十九世紀,海綠色的海藍寶石最受青睞,現今最受歡迎的顏色是天籃和深藍。具有二向色性,從不同角度可分別呈現藍色和無色。具寶石特質的海藍寶石產狀為六方晶體,可達一公尺長,而且毫無瑕疵,並帶有與晶體童長度的條紋。常被切割成與晶體長度平行的盤形刻面,以便突顯最深的顏色。

‧分布


上等海藍寶石分布在巴西偉晶岩和礫岩的沖積礦床中。當地人稱之「cascalho」。還有前蘇聯的烏拉爾、阿富汗、巴基斯坦、印度和最近才開發的奈及利亞。深藍色變種分布在馬達加斯加。

‧其他


幾乎所有市上的海藍寶石都經過熱處理以便增色。不能再經過熱處哩,否則可能變成無色。

 


 

 紅榴石─石榴石〈Pyrope-Garnet〉 

 


血紅色是鐵和鉻引起的。少有內含物,若有,則為圓形,或不規則輪廓晶體。沒有解理,斷口呈貝殼狀以致參差不平。

‧分布


紅榴石分布在火山岩和沖積礦床中,可能於其他礦物共生,表明蘊含鑽石的存在,產地包括亞利桑那、南非、阿根廷、澳洲、巴西、緬甸、蘇格蘭、瑞士及坦尚尼亞。

‧其他


英文名源於希臘字「Pyropos」,意為「火紅的」,瑞士和南非的紅榴石比波希米亞 的淡。波希米亞製作紅榴石珠寶以有500年的歷史。

 

 


 

 黃玉─拓帕石〈Topaz〉 

 


呈各種不同的顏色:深金黃色黃玉(有時稱為雪利黃玉)和粉紅色黃玉最為貴重,藍色和綠色黃玉也頗受人們喜愛。天然粉紅色黃玉稀有,大部分是黃色黃玉經熱處理加工而成。許多無色黃玉經輻射和熱處理後產生不同的藍色,有些用肉眼幾乎難以與海藍寶石區別。有些黃玉有淚狀孔洞,含氣泡或幾種不可混和的液體,此外還有其他內含物,如裂縫、文李和脈紋等。凌晶黃玉有獨特的菱形橫截面和與其長度平行的條紋,解理完全。

‧分布


產生於諸如偉晶岩、花崗岩和火山熔岩之類的火成岩中,也見於沖積礦床水蝕卵石中。產地有巴西、美國、斯里蘭卡、緬甸、前蘇聯、澳洲、塔斯馬尼亞、巴基斯坦、墨西哥、日本和非洲。巴西、巴基斯坦和俄羅斯為粉紅色黃玉的產地。

‧其他


在十七世紀,葡萄牙國王王冠上的Braganza鑽石(1640克拉)被認為是最大的鑽石,這一事實從未得到證實,線再則確信它是一塊無色黃玉。黃玉的名稱原自凡語的「tapas」,意為「火彩」。

 

 


 

 綠松石〈Turquoise〉 

 


屬最早開採寶石之ㄧ,因濃烈的顏色而受珍視,從天藍色到綠色的變化,取決於礦石內鐵和銅的含量。一般以微晶質的塊狀形態呈現,通常為外包殼,或為結核狀,或分布在礦石中。從透明至半透明狀,重量輕,易碎,具貝殼狀斷口。有些材料的孔隙度高,因此導致褪色和裂痕,可用蠟和樹脂浸染,以保持其外觀。

‧分布

 

伊朗的天藍色綠松石一般認為是理想的種類,但分布在西藏、顏色更綠的品種易惹人喜愛,墨西哥、美國產的礦石顏色更綠、孔隙更多、褪色更快。其他還有前蘇聯、智利、澳洲、特基斯坦和英國的康沃爾。

‧其他

 

據傳,由綠松石顏色的變化可警告發生凶險或疾病。人們用染色的矽硼酸礦、化石骨頭或牙齒、石灰石、玉髓、玻璃盒塘瓷仿製綠松石;1972年,吉爾森仿造出綠松石。

 


 

 蛋〈Opal〉 

 


適硬化的二氧化矽凝膠,含5-10%的水分。與多數寶石不同,是非晶質,會逐漸變乾並出現裂縫。有兩種變種;貴蛋白石,因觀看角度不同,會顯示顏色閃光(彩虹);普通蛋白石,為不透明狀,沒有彩虹。貴蛋白石的彩虹由其結構─極小的二氧化矽球體規律的排列─繞射光線造成的;圓球越大,顏色範圍也就越寬。貴蛋白石有若干種不同的顏色。

‧分布

 

充填沉積岩中的孔洞或火成岩中的礦脈,形成石筍或鐘乳石,並在化石木、動物硬殼和骨骸中取代有機物。澳洲自十九世紀以來一直是蛋白石的主要產地。其他還有捷克、美國、巴西、墨西哥和南非。

‧其他


人們一直用斯洛克姆石─一種堅硬的人造玻璃─仿製蛋白石。1973年,吉爾森在實驗室造出仿蛋白石。

 


 

 琥珀〈Amber〉 

 


數目樹脂的化石,為金黃色至金橙色,也有綠、紅、紫黑色;透明至半透明,通常呈結核狀或形狀不規則的小礦塊,伴有裂縫何風化表面。琥珀可能含昆蟲(青蛙、蟾蜍和蜥蜴較罕見)、苔蘚、地衣和松針,是幾百萬年以前當樹脂仍有黏性時即陷在其中。氣泡能使琥珀具有混濁的外觀,但在油中加熱後可變的透明。經拋光後,會產生吸附塵埃的負電荷。將碎片加熱和加壓,可製程「半琥珀」。

‧分布


最有名的琥珀礦床在波羅的海地區,尤其是在波蘭和前蘇聯的沿岸,從海底沖蝕出來的波羅的海琥珀(稱為蜜蠟琥珀)可漂及英國、娜威和丹麥沿岸。產於緬甸的琥珀稱為緬甸琥珀,西西里的稱為西西里琥珀,其他還有多明尼加、墨西哥、法國、西班牙、義大利、德國、羅馬尼亞、加拿大、捷克和美國。

‧其他


具特殊的藥用價值,但今天只用作珠寶。塑膠、玻璃、合成樹脂和柯巴脂的天然樹之可用於仿製。

 

 

加到我的最愛

登入

登入成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