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錢究竟相當於多少克 一斤等於十六兩?從什麼時候開始的?從秦始皇制定統一度量衡。 關於秦朝制定斤兩的十六進位制,有個傳說: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,負責制定度量衡標準的是丞相李斯。
李斯很順利地制定了錢幣、長度等方面的標準,但在重量方面沒了主意,他實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兩定為一斤才比較好,於是向秦始皇請示。秦始皇寫下了四個字的批示:“天下公平”,算是給出了制定的標準,但並沒有確切的數目。李斯為了避免以後在實行中出問題而遭到罪責,決定把“天下公平”這四個字的筆劃數作為標準,於是定出了一斤等於十六兩。(天下公平共十六筆劃) 誰知這一標準在此後兩千多年一直被沿用。
當時十六兩秤叫十六金星秤,是由北斗七星、南斗六星加福祿壽三星組成十六兩的秤星,告誡做買賣的人要誠實信用,不欺不瞞,否則,短一兩無福,少二兩少祿,缺三兩折壽。 南宋楊輝有首“斤價化兩價”的歌訣:“一求,隔位六二五;二求,退位一二五;三求,一八七五記……”意思就是一兩等於0.0625斤,二兩等於0.125斤…… 而過去漫長時期內度量衡變動很多,查看《歷代度量衡簡表》,歷代一斤等於多少克。 秦代至西漢1斤相當於258.24克, 隋代初期668.19克,末期222.73克。
宋代的一斤,根據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佑銅則,自記重一百斤,實重64公斤,相當於每斤640克,明代以後一斤基本在595g。 目前台灣一斤是600g,大陸是一斤500g,大陸從1959年開始改一斤等於十兩=500g。(而文中,中藥計量仍襲舊制不變)
一斤=10兩
一兩=10錢
一錢=10分
一斤=500g
一兩=50g
一錢=5g
一分=0.5g
1979年,中藥計量單位也改用了美制,用克、毫克、升、毫升,不用“兩、錢、分”舊制。
一錢相當於多少克?(舊制十六兩為一斤,十錢為一兩)
500g(1斤)÷16兩÷10錢=3.125g(1錢)
目前一些中醫院校教材中是以3.125g為1錢,但實際上,這個換算方法也是有紕漏的。 古代量制歷經多次變革,明代以後才大體穩定,變化較小,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。 1929年~1959年推行計量改革,將舊制595g一斤改為500g一市斤。還特別指出,改制中,「均將中藥計量作為例外對待」,仍襲舊制不變。如此,錢換算為克的正確公式應為595÷16÷10,1錢約等於3.72克才對。 台灣目前仍是用一斤十六兩的市制。合西方度量衡的600g。
一斤=十六兩
一兩=十錢
一錢=十分
一斤= 600g
一兩=37.5g
一錢=3.75g
台灣過去移民是從福建、廣東來的,所用度量衡即是一斤十六兩。合西方度量衡的600g,到目前仍是沒變。台灣中醫師,目前開藥方,仍是以錢制來開方,一錢合3.75g。 個人是自學中醫,當學習方劑劑量時,最初也為漢朝傷寒論劑量、金元四大家劑量、明清二朝劑量,搞的頭痛不已。 後來弄清楚移民來時的市製,及明、清二朝書藉劑量無多大變化,自此,就以明、清二朝前賢書藉為架構,書裏劑量是多少,就以此為基底來增減開方劑量。
而過去漢朝、金元時期的劑量,畢竟是彼此不相同,到了明清時期的醫家其學習過程中,我想,前賢他們自然會將劑量轉換成他們時代的度量衡。 台灣人服用中藥的體質,早以習慣一錢=3.75g。而大陸是以一錢=3g來開方,自也符合大陸人的體質。也因此,每每看到近期醫家以10g、6g摸式來開方子,自然的,我就會以符合台灣人的體質來加量。 另外,過去醫家所用的藥材是天然野生的,其藥效自是比目前農家種的要好,少數除外。因此,是不是在劑量上要增量,或服用天數要加長。
另外,每個朝代的度量衡,自是符合當時人民的體質,今人適不適用,看看下面文章,自學的我,自然會重新思考。 以下,是李可老醫師在火神討論會裏提到的,「用古方就必須用古代劑量」。 原則上折算方法,就是漢代一兩,等於現在15.625克。如果少於此量,就不能治大病!關於古方,特別是傷寒論的劑量問題,過去大家都講,好多古人認為仲景方不傳之秘在於劑量。我在一生當中,有一次偶然的機會誤打誤撞,發現了這個秘密。
我在60年代初期從甘肅回到山西,曾經治過7例心衰。心衰毫無疑問是少陰病主方四逆湯,但是用四逆湯這些人都沒有救過來。以後我就想傷寒論四逆湯原方是,炙甘草2兩,乾薑兩半,生附子一枚,生附子毒性超過制附子5倍以上,一枚大約大者30g,小者15-20g,一兩照3倍來計算,四逆湯用制附子,起碼3-5兩左右,就是古代劑量!
但是從明朝李時珍開始,對古方作過一番研究,認為古今度量衡變化不太清楚,究竟應該怎麼辦,他最後來了個折中,說:古之一兩,今用一錢可也。也就是古方傷寒論只用到原方量的四分之一,這樣就等於把傷寒論閹割了。(40’) 我怎麼樣能發現呢,有一次,一個老太太,病得很厲害,她兒子和我是朋友。醫院下了病危通知,他就抬回家準備後事,然後就找我去看,我一看四肢冰冷,脈搏非常微弱,血壓測不到。當時開了方子,用了一兩半的附子,開了三劑藥!我說回去以後給他煮上吃,看情況,如果四肢冰冷全身冰冷,吃了藥後溫度回來,就可能救回來。
結果第二天他又來找,說我媽情況很好,已經能夠坐起來,已經吃了很多東西,同時自己張羅著要下地幫媳婦做點家務活。我說不對,我昨天給你開了三劑藥。他當時,老太太病重的時候,手忙腳亂,又要準備後事準備老衣服,又要熬藥,所以三副藥熬在一塊(一笑)。一副一兩半,三副就是100多克,這就誤打誤撞,病人好得很快,據他兒媳告訴我,因為她急急忙忙,藥熬得過火了,剩下不多一點,加了水量不夠,過一會喂一匙,喂了四十多分鐘,老太太眼睛睜開,藥吃完了,老太太第二天就下炕了,所以藥量問題是個關鍵問題。用藥這麼大劑量會不會對病人造成傷害?
這個大家過慮了,這個劑量,我是從60年代初期開始做的, 一直到81年7月,我們國家考古,發掘出東漢的度量衡器——權。當時發現有量液體的,量固體的,量粉末藥的方法,很全面。最後經過一些學者,特別是上海中醫藥大學柯雪帆教授,作了系統的總結。我當時就是誤打誤撞,發現這個奧秘後,我就逐漸的查找歷史上為什麼發生斷層。為什麼張仲景傷寒論的方子治不了病。
查來查去,從李時珍開始就是現在的小方子,幾錢幾分,雖然可以治好些個病,但是治不了大病。在重危急症領域起不了多少作用。用古方就必須用古代劑量。原則上折算方法,就是漢代一兩,等於現在15.625克。如果少於此量,就不能治大病!關於古方,特別是傷寒論的劑量問題,過去大家都講,好多古人認為仲景方不傳之秘在於劑量。我在一生當中,有一次偶然的機會誤打誤撞,發現了這個秘密。
我在60年代初期從甘肅回到山西,曾經治過7例心衰。心衰毫無疑問是少陰病主方四逆湯,但是用四逆湯這些人都沒有救過來。以後我就想傷寒論四逆湯原方是,炙甘草2兩,幹薑兩半,生附子一枚,生附子毒性超過制附子5倍以上,一枚大約大者30g,小者15-20g,一兩照3倍來計算,四逆湯用制附子,起碼3-5兩左右,就是古代劑量!但是從明朝李時珍開始,對古方作過一番研究,認為古今度量衡變化不太清楚,究竟應該怎麼辦,他最後來了個折中,說:古之一兩,今用一錢可也。也就是古方傷寒論只用到原方量的四分之一,這樣就等於把傷寒論閹割了。
標準量杯一杯=240cc
(不過台灣大部份量杯都不夠標準,只有225cc,少一大匙)
標準量匙一套有四支,最大的是一大匙(或一湯匙)=15cc 第二支是一小匙(或一茶匙)=5cc 第三支是1/2小匙=2.5cc 第四支是1/4小匙=1.25cc
大匙(Tablespoon)等於15ml(公撮)
小匙也是茶匙原因看英文就知啦 (Teaspoon)等於5ml(公撮)
公制跟美制的差別是在使用單位名稱上的差異
公制的容量單位名稱是 ml(公撮)liter(公升)
美制的容量單位名稱是:小匙~大匙~杯~品脫~夸特~加侖
茶匙(小匙)=t.=teaspoon
大匙=T.=Tablespoon
杯=C.=Cup
1大匙=3茶匙
1杯=16大匙=48小匙
1斤=0.6公斤=16兩=600公克
麵粉之秤量: 用量匙挖取過篩之麵粉,置入量杯至滿,再以橡皮刮刀或刀背輕輕予以刮平,切忌將裝滿麵粉的量杯在桌上抖動或輕扣,以免麵粉壓緊,使得所量出來的麵粉量較所需的多。
蛋(連殼) 1個﹦60克
蛋(連殼,大的) 1個﹦65~70克
蛋(不連殼) 1個﹦50克
蛋黃 1個﹦20克
蛋白 1個﹦30克
細砂糖 1杯﹦200克
糖粉 1杯﹦130克
麵粉 1杯﹦120克
玉米粉 1大匙﹦12.6克
奶粉 1大匙﹦7克
可可粉 1大匙﹦7克
碎巧克力 1大匙﹦7克
花生醬 1大匙﹦7克
蜂蜜 1大匙﹦21克
1杯﹦340克
碎乾果 1杯﹦114克
葡萄乾 1杯﹦170克
乾酵母 1小匙﹦3克
鹽 1小匙﹦5克
發粉 1小匙﹦4克
小蘇打 1小匙﹦4.7克
塔塔粉 1小匙﹦3.2克
重量換算表
1公斤﹦1000克
1台斤﹦600克﹦16兩
1兩﹦37.5克
1磅﹦454克﹦16盎司
1盎司﹦28.35克
容積換算表
1杯﹦240c.c.
1大匙﹦15c.c.
1小匙﹦5c.c.
1/2小匙﹦2.5c.c.
1/4小匙﹦1.25c.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