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元1642年,被稱作現代鑽石貿易之父的法國的探險家兼珠寶商Jean-BaptisteTav-ernier在印度西南部得到了一塊巨大的鑽石,它重達112克拉,並具有極為罕見的深藍顏色。這顆鑽石後來被帶回法國,獻給了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,賜名“希望之鑽”。這顆鑽石仿佛女巫手中的水晶球般,讓整個歐洲看到了一個遍地是多彩寶石的印度。
▲ 希望之鑽
「雖然那個時候東西方交通不便,但是歐洲的珠寶商卻無法抵抗印度的誘惑,遠渡重洋去尋找當地的稀有寶石以及古董珠寶。德里、孟買、加爾各答……歐洲的珠寶商幾乎走遍了整個印度。當時,沒有現在所謂的代理公司,人們可以直接從賣家手中購得最便宜的原材料,豐富的原材料。」
卡地亞的傳承總監Pierre Rainero說,「不久後,東印度公司便將印度納入了殖民地的版圖,將大量的印度珠寶和巨鑽帶回歐洲就變得更加容易了。綠松石、祖母綠、紅瑪瑙、黃鑽、褐鑽等等這些帶有東方氣息的寶石被大量運用在西方的珠寶設計中。早在1872年,卡地亞就用黃金和綠松石創作出了第一款印度風格的耳環。這種風格的珠寶很快便在巴黎、倫敦成為了時尚。」
▲ 希望之鑽
就在印度珠寶在西方社會蔚然成風的時候,頗愛前往歐洲旅行的印度王室貴族也同樣對西方的優雅風格著了迷,1925年,印度大君伯蒂亞拉土邦主Maharaja Bhupindar Singh親自帶著一個箱子來到了卡地亞公司。匣蓋打開,一顆234.69克拉的稀世黃色彩鑽“DeBeers”與上千枚18克拉以上的鑽石展現在眼前。為了在自己的登基典禮上顯示其財富與權力,邦主要求卡地亞將這些總重量接近1000克拉的2930顆鑽石製成一條特別的項鍊。
而卡地亞用了整整3年的時間完成了這件巨作,名為 Patiala.Maharaja Bhupindar Singh 配戴著這條項鍊公開亮相之後不久,卡地亞等歐洲珠寶商便收到了大量來自印度皇室的訂單。他們手中擁有很多稀有寶石,而且出手闊綽且耐心非常,不過對設計和工藝近乎苛刻的要求也讓珠寶商們不敢掉以輕心,這段時期,誕生了TuttiFrutti等許多珠寶界的傳世之作。
▲ 稀世黃色彩鑽DeBeers
歐洲珠寶商在接受印度訂單的同時,也將印度的寶石切割和加工工藝帶回了歐洲,其別具特色的琺瑯工藝、高純度金飾、寶石雕刻張揚的鋪陳與設計,成了孕育西方1920年代裝飾藝術(ArtDeco)珠寶風格的養分之一。
卡地亞的珠寶常常可以看到在紅寶石和祖母綠上切磨出雕紋和棱紋,運用水滴型切割法或玫瑰型切割法來切磨鑽石,這些工藝都是源於印度。除了卡地亞,寶 詩 龍(Boucheron)神秘的異域風格也得益於印度。在工藝上,印度珠寶裡突顯彩色寶石色澤的方形、圓形車工成了寶詩龍珠寶設計的基調,而中東、印度珠寶裡常有的黑色K金的運用以及水滴型設計更是寶詩龍華麗形象的關鍵元素,比如當年為一個印度大君設計的水滴型車工烘托祖母綠的Laperouse戒指,直到今天仍然是店裡常賣的樣式。
▲ “Laperouse”系列綠寶鑽石戒指
1947年印度獨立後,印度這個靈感之源曾一度銷聲匿跡,歐洲的設計師們在戰後的蕭條中不得不尋求新的繆斯——現代主義。珠寶設計的工業化、簡約摩登的風格確立起來。近幾年,珠寶界又刮起了印度風,「現在人們熱衷於擁有最罕見的東西,並把這些東西打上設計的印記,還不希望它變成主流。這就是為什麼印度風在珠寶界再次掀起熱潮的原因」,珠寶趨勢預測機構Trends Jewellery Forecasting的創意總監 PaolaDeLuca分析說。
今年4月份,卡地亞的“神秘印度(IndeMystérieuse)”珠寶系列在上海發佈,而82款“神秘印度”新珠寶亦是對印度風重返時尚界的致敬之作。「這系列的珠寶價值1億美元」,PierreRainero說,「大部分獨一無二的珠寶都在數天內售出。”就連一向奉行極簡風格的蒂凡尼 (Tiffany&Co.)也在其發表的2008年 BlueBook中用濃豔的色彩詮釋了一系列印度元素。更有趣的是,就連東方的珠寶品牌也在同一時間推出了以印度為主題的作品。Mikimoto的設計總監矢島友博(TOMOHIROYAJIMA),去年從古印度的貴霜(KUSANA)出發,也就是今日的印度北部、巴基斯坦、阿富汗一帶,往東一直走到中國敦煌,並將旅途中的所見,設計成了極具印度風格的珠寶系列。一時間,仿佛全世界的珠寶商都在尋找印度風格的設計靈感,倫敦一家珠寶精品店 Kabiri的經營者Nathali eKabiri這樣總結:“老練的顧客非常青睞印度風格的珠寶,因為這些珠寶看起來神秘、悠遠,並且帶著傳承異域文化藝術的使命感,令人肅然起敬。"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