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
鑽石婚戒經典傳說

 

 

 

 鑽石婚戒 


      羅馬時代的傳統習俗,是以一枚象徵生命與永恆的戒指,作為男女公開宣佈結婚盟約的信物。後來基督徒採用古羅馬禮俗,婚戒遂成為西方婚禮中的重要信物。及至15世紀,鑽石婚戒才成為永恆婚約盟誓的象徵。數百年來,各個民族對鑽石的意義也各有其解釋,當鑽石首次在印度被發現時,印度人們視其具有驅邪的法力。
從文藝復興時期鑽石胚所發出柔和的光輝開始,及至20世紀人們以精湛的打磨技術為鑽石開發出更耀眼的光芒,鑽石戒指一直擁有其獨特的魅力,被視為代表男女互表忠貞的最佳訂情信物及婚姻盟約的最佳承諾。鑽石(Diamond)之名沿自希臘文ademas,意謂不可征服。既然鑽石具有火、鋼鐵不侵的特質,又被視為所向無敵;試問有什麼能比鑽石更能象徵天長地久的愛情呢?

 

 鑽石車工的第一步 

 


      1477年,當奧地利的馬克西米連大公(Archduke Maximillian)與法國勃艮地的瑪麗公主(Mary of Burgundy)訂婚前,接到一封信寫道:「訂親之日,夫人必須戴上鑲有鑽石的黃K金指環」。當時,鑽石戒指皆以鑽石天然結晶體鑲成,以八面體的原貌出現,好像兩個底部相連的金字塔,其意義也與埃及金字塔同樣的象徵,就是將邪惡藏於地下,其形狀與比例皆相同。 

15世紀末,鑽石切割技術有一項真正的突破,即檯面車工(Table-top cut),備受世人注目,這種車工就是將鑽石的金字塔尖頂以鑽石粉磨平,使成為一個平面,讓其隱藏的火光得以發揮,這是鑽石步向現代化切割的第一步。

 

 

 皇室的鑽石婚戒 


    鑽石深遠的含意與其玲瓏剔透的外表,令它成為皇室訂情及婚禮儀式中不可或缺的信物。德國南部巴伐利亞的亞爾伯特公爵五世(Duke Albrecht V of Ba varia)就擁有一顆鑲滿16粒細鑽的薔薇形結婚戒指,是16世紀珠寶工藝的傲人成就。對16世紀的金匠師傅來說,鑲製一隻罕有的鑽石戒指,是一項極具挑戰的工作。由於皇室的支持,使當時的珠寶工藝更臻完美。文藝復興期間,金匠師傅發明製造了一種新穎的雙環婚戒,手工精巧、意義十足,受到皇室的喜愛。

 

 17世紀的鑽戒款式 


    除了婚約的象徵意義之外,鑽石也被人們用作書寫工具。貴族們喜歡戴者鑲了尖銳鑽石的戒指,在玻璃上書寫奇想。伊莉莎白一世就曾經在玻璃窗上,以文字與著名的詩人兼政治家饒列(Sir Walter Raleigh)互訴衷情。


  公元1600年,雙環戒指又多了特殊的象徵,以緊握的雙手代表信心。後來又在中間多加了一顆心,代表互相心連心的結合。進入17世紀的歐洲,戒指的款式有不同的變化,有的狀如燃燒的心、有的插著愛神的箭,皆以玫瑰及檯面車工的鑽石鑲成。
儘管17世紀鑽戒具有樸實無華的光彩,那一叢叢鑲滿檯面或玫瑰切割的鑽石,配上黑色或藍色內耀的琺瑯設計,擁有溫婉尊貴的質感,讓這個時期的訂情鑽戒顯得格外迷人。

 

 18世紀的浪漫婚戒 

 

    由於18世紀在巴西發現鑽石礦,使鑽石的供應突然增加,也使鑽飾成為珠寶商的生產主線。同時為了滿足人們對閃光之追求,鑽石的打磨技術也有改進,工匠以圓形車工代替玫瑰形車工,並且將鑲嵌的金屬的金屬部份縮小範圍,以顯露更多的鑽石面。有的工匠甚至將鑽石鑲在銀底上,以增強白色的光芒,同樣的技籌集資金也用在其他的寶石,如紅藍寶、祖母綠之上。自1760年開始,戒指的底部才採用黃K金鑲襯,藉以防止配戴時寶石因摩擦而失去光澤。


    18世紀中葉,繁複花俏的裝飾成為流行的設計,鑽飾亦然。當時流行以鑽石拼成愛情的詩句,或是友誼的文句、戀人的姓名,鑲在戒指上或刻在雙環戒圈的內測。用以保護主鑽的守護戒指開始大行其道,是今日永恆鑽戒的先驅。沙羅特皇后(Queen Charlotte)為了保護其結婚戒指,就戴了一支守護戒在婚戒之外,這支守護戒如今存放在英國溫莎堡內

 

 19世紀鑽飾平民化 

 


    19世紀的工業革命使許多人致富,珠寶遂成為顯耀財富的途徑之一。同時,由於1870年非洲鑽石礦的發現,使鑽石更為普遍化,愈來愈多的年輕愛侶選擇鑽戒作為訂婚戒指,其中以單顆鑽石或碎鑽鑲成的戒指最為普遍。

 

    在此時期的新娘已可期待擁有兩枚戒指,一枚是鑲寶石的訂婚戒,另一枚則是真正的結婚戒指。在維多利亞女王時代,結婚戒指僅是一枚細緻的黃K金戒圍而已,價錢從2英鎊起價。在鑽戒的款式方面,主要採用圓形車工的單顆鑽石。一位威尼斯的切割師斐路契(Peruzzi)更發明了58面車工的第一個版本;不過鑽石的璀燦光耀新頁,卻是19世紀以後的事了。


    在這繁榮富裕的19世紀,沒有人比維多利亞女王更懂得珍藏更頂級的珠寶。她耗資大量金錢,向宮廷珠寶商加勒德(Garrard)購買首飾。1850年,東印度公司送她一顆當時全世界最大的鑽石「珍貴光明之星Koh-I-Noor」,成為女王最珍貴的收藏品。而在所有的收藏品中,女王最心愛的還是夫婿亞伯特王子(Prince Albert)於婚前送她的鑽石琺瑯戒指。

 


    19世紀的珠寶設計突飛猛進,當時有一位紐約的珠寶商第凡內(Tiffany)發明了一種鑽石鑲嵌法,是以六爪細小突出於戒圍之上的白金爪子將鑽石牢牢地抓住。這種鑲法使鑽石的光芒大大增加,且顯露出整個鑽石的顏色、淨度、車工,成為優質鑽石的真正考驗。

 

 

 永恆的世紀婚戒 

 


     1900年間,世界各地已開始使用鉑金(Pt),由於其性質硬度高、不易磨損且具閃耀的白色金屬光輝,因此擁有「天堂金屬」的美譽,更受到珠寶業的歡迎。也由於鉑金的使用,使鑽石飾品的樣式得以簡化,用最少的金屬來襯托鑽石的美麗。

 


     1905年,南非Cullinan發現全世界最大的鑽石,被獻給當時的英王愛德華七世,並在1908年二月在荷蘭進行切割。如果這顆巨大的鑽石原石被切成九顆大鑽石,皆成為如今英國王室的收藏品,也是當時大英帝國全盛時期的光榮象徵。


     20世紀的珠寶設計師運用豐富的技巧為情侶們帶來浪漫的鑽石設計。1981年德國Niessing公司發明了利用金屬的彈性張力,將鑽石懸空夾在戒環的中間,這種鑲嵌法稱為「張力鑲法Tension Setting」。


     無論珠寶的潮流如何演變,鑽石戒指依然是20世紀新婚情侶的最愛。「富貴不常,美麗不恆久,但信誓旦旦的愛情,至死不渝。」代表永恆的鑽石,也決不會消失在21世紀的愛情史上...。

 

     鑽石不但美麗且珍貴罕有,一直以來它永恆不滅、無堅可摧的特質,向為世人用作象徵愛情的天長地久與不渝不移,古今中外皆然。1477年,奧地利的馬克西米連大公為了表示自已的愛情,第一次把一枚鑽戒套上了法國瑪麗公主的纖纖玉指,自此開始了數百年來鑽石與愛情的不解情緣,世人深信透過鑽石永恆不滅的神祕力量讓戀人們的愛情與心相連,永生不變!

 

    從古至今,用鑽石示愛的例子亦多不勝數,像拉丁情歌王子安立奎雖然曾發表只要真愛,不拘形式的宣言,卻也在2004年3月買了一只鑽戒送給女友庫妮可娃,毋須贅言,此一獻上鑽戒的舉動,己赤裸地展現出他對女友無盡的愛意。而國內近期就屬李玟與小S的戀情最受矚目,李玟加拿大藉的男友,為表達對女友的愛,獻上美麗的鑽戒深情告白,在出席眾多場合時,都不難發現李玟臉上化不開的濃情蜜意,小S與男友也是選擇鑽石戒指作為定情戒指,蘊含著彼此間的無限情意與甜蜜點滴,不僅讓當事人甜在心頭,也讓週遭親友感動不己。

 

    在現代繁忙的社會中,不論男女都希望能擁有自己的事業,維持各自的生活步調,而時空也許會造成身體的距離,環境或許會帶來阻隔,但我們深信愛侶只要兩心緊緊相繫,距離再遠,心中永遠擁有彼此,兩顆心沒有距離。(鑽石恆久遠,一顆永留傳)。

 

 

資料提供:DTC鑽石諮詢中心

 

 

 

 

     
  
   
   
   

 

 

瀏覽數